:::

龍眼學區介紹

學校簡介網頁 / 2017-11-01 / 點閱數: 2598

 

龍眼學區介紹

一、學校地理與環境

(一)龍眼林

本村龍眼本名「龍眼林」,原轄之範圍包括今日之碧湖村,於民國五十六年行政區域調整才劃分為二村。

本村屬高山地帶,開發極早,於清光緒年間即有人入山開墾,當時荒野未闢,林木參天,野獸橫行,因本地山龍眼樹甚多,密集成林(該龍眼樹所結之果實,狀似龍眼,肉硬不可食用)因荒郊野地,無地名稱呼,姑以龍眼林稱之,久而沿用至今。

當時入山者大都是伐木工人,他們受雇砍伐林木,鑿土為窯,將林木匯集入窯中,悶燒成堅硬之木炭,運往今之台南出售。因當時交通極其不便,科技尚未發達,崎嶇高陡之地,搬運林木以滾動方式匯集較容易,平坦之地搬運反而困難。因此高陡之地開發較早,平坦之地反而無人問津,開發較遲。

後來,林木砍伐完畢,這些工人因在平地謀生不易,遂攜帶妻子家人入山開墾,伐木蓋屋,在此定居,以種植甘藷、芋頭、水果為主,逐漸形成部落,人口逐漸增加。

因本地屬高山地區,海拔一千多公尺,濃霧常罩,陽光早射,適合茶樹之生長。因其他農作品產量不佳,生活不易,居民在山坡地上改種一種名為「蒔仔茶」之茶樹。其風味不似今日之「烏龍茶」,但品質極佳,風行一時,今山坡上仍有多數的「蒔仔茶」樹存在。居民以人工手法焙製成茶葉,銷售中南部各地,所以本地茶樹之推廣種植,並非十幾年前的事,早在民國初年本地之「蒔仔茶」、「烏龍茶」就已經遠近聞名。

至民國二十多年時代,因村內大量造林,種植孟宗竹及福杉、柳杉等林木,茶葉才開始沒落。在民國五十年代,金針葉(黃花菜)之引進栽植,又蔚成風氣,村民大量栽植。因當時之價格甚高,對家庭經濟之改善不無助益。至民國七十年開始,金針菜沒落,村民栽植烏龍、金萱(台茶 27 號)等高山茶,興盛一時,遠近聞名,因本地產之高山茶,確實甘冽可口,令人回味,不愧為台灣高山茶發源地。

(二)金鳳寮

傳說,從前有個人名叫王金鳳,他是第一個來到這裡開墾的人,所以此地稱為「金鳳寮」;又說,這兒有隻金色的鳳,故稱「金鳳寮」;另說,這隻鳳是當地人所飼養,所以稱為「金鳳寮」......種種說法,皆為「金鳳寮」的由來憑添幾分傳奇色彩。

「金鳳寮」的開墾可說是當地居民胼手胝足、辛勤耕耘而來。當年住在這山頭的人們,為了建設自己的家園,於是有人做染料、有人拔鬃鬚製掃帚、有人扛杉木,能換回兩包紅土而已呢!除此之外,當地還種植稻米、金針、花蓮豆,並且養豬、養牛,充分展現自給自足的生活型態;也因為山地生活較不易,所以「金鳳寮」的居民還會做做醬菜。

從前的生活困苦,回想起來總有說不完的酸楚,「金鳳寮」的歲月也曾經在沒有電燈,僅能燒煤油照明;沒有衛生紙,只好自製草紙的艱困環境中歷練稅變。當時居住於此的人們,可說是依山靠山,家家戶戶皆以竹子蓋成,日常生活用品也以竹子製成,像是利用嫩的孟宗竹,以摀著臉的牛拖著石頭將其磨平,製成可用的紙,就是個很好的例子。

(三)鹿寮坪

在現在的土地公廟前,有一塊廣大的平地,約 2 甲 4 分大(昭和 3 年,民國 15 年左右測量),常有鹿群出沒,吸引外人(頂甲或是金鳳寮的人)來到此處打獵,後在此建了一處寮舍,約百餘年前有先民來此打獵鹿隻,後在寮舍宰殺、食用,便開始有人居住下來,因而命名為鹿寮坪。

經濟上以往必須燒木材作為木炭,為方便取得木材,所以居民大多選擇開墾較陡的山坡地,可方便將砍下木材滾下山坡,節省人力;而坡度較緩的地區,如太興,就較乏人問津。約民國 51 年開始有電話、電燈可以使用;有意者就於台中交換台申請,但仍屬私設,初始本戶先設了 4 支電話線,約半年後,調查人員便來封查,說是結社不能再使用。後在一番協商,了解山區聯絡之不便,即於學校附近設一臨時機房,居民需至電信局申請安線。

民國約 58 、 59 年開始分三段路開至鹿寮坪,瑞峰路口-碧湖,碧湖-金鳳寮,金鳳寮-鹿寮坪,先翻土,後成坑,在坑中埋入高有一米 2 的水泥管,後灌入混擬土,約民國 61 年才成為一條可通行的路。

開始原有百餘人,民國 40 年左右開始較多人離開,出外生活;目前實際住在這裡的人口剩不足一半,不足 40 人。居民為耕種金針、薑,採麻竹筍作成筍乾,砍杉木,靠此維持生計。

 

(四)竹仔岭

本村本無道路,居民出入均要跋山涉水,相當不便。民國 30 年代(日據時代),開始由太平開鑿一條步道通至本村;民國 40 年代始有第一條牛車道的出現。民國 60 年代開闢為第 162 號縣道,民國六十四年在碧湖村長與詹德興先生的爭取下使開闢 151-1 號縣道通至碧湖,村內的道路系統始完成。

本村的主要經濟作物為金針,曾帶給村內居民無數的財富,後因價格持續低落,造成居民無意願種植,才逐漸沒落,後才改種茶。現金台東太麻里的特產-金針,即是由本村移植過去的。

 

二、宗教信仰

  本村除了建於各聚落之土地公(福德正神)廟之外,村民的唯一信仰中心-龍興宮,祭祀的是帝爺公(玄天上帝)為主神。本宮建於滿清中葉,後因大地震,廟宇倒塌,再建於日據時代大正五年,至今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。

  據聞玄天上帝十分靈感,誠心祈求,必能如願,百餘年來,護佑村民家庭平安,農作物豐收,風調雨順,國泰民安。

 

三、聚落名稱

(一)龍眼林尾

  位於本村西邊,在二尖山之山麓,是本村最先開發之聚落。早在民國初年,因山區交通極其不便,凡本村居民往梅山(古名梅仔坑)售貨購物,龍眼林尾為必經之地,因為於本村最高處,故加之以「尾」字。

(二)竹仔岭

  「岭」字在一般字典裡找不到,它的意思是「小山嶺」。因本聚落附近山坡,遍植孟宗竹及桂竹,連綿數十甲地,故以「竹仔岭」稱之。

(三)鹿寮坪

  為本村最低窪之處,距清水溪(古稱番仔溪)支流甚近,為本村較慢開發之聚落。因其地形較平坦,民初有居民在此搭建草寮養鹿,即以「鹿寮坪」稱之。據稱,於民初年間,有王姓移民攜帶子女,想再此開墾。依國人習俗,凡到一地從事開荒,必先以三牲、水果、金紙祭拜「地基主」及山神。王姓居民備妥一切前往祭拜,因忘記帶「線香」而作罷,依習俗拜神明所用之線香代表「香菸」、「香火」,冥冥中表示開墾此地的人,人丁不旺,心中一慮,故而放棄。後來由嘉義縣大林鎮內林簡姓之先祖移民到此定居,子孫繁衍,本聚落以簡姓居民居多。

(四)金鳳寮

  除鹿寮坪之外,本據落地勢最低緩。據說清末民初,有一王金鳳之先民移至本處開墾,當時因陋就簡,臨時搭建草寮居住,野地無名,以金鳳先生之草寮為名,久而久之,以「金鳳寮」流傳。

(五)坑仔底

  本聚落係建屋於山谷之低漥處,兩旁高山插雲,交通不便,故稱之為「坑仔底」。

(六)井仔頂

  本聚落附近有一山泉水源,為本村最大水源處,引用此泉居民甚多,所謂「井」,其實無井可言,只不過在水源處建一大水池蓄水以供飲用,因居民散居本水源之上方,故以「井仔頂」稱之。

(七)茅埔岭

  本聚落因古時繁生茅草難以拔除,「岭」的意思為小山嶺,以茅埔岭名之。

(八)竹仔腳

  即今金鳳寮鄰北之聚落,因古時四周密植桂竹及孟宗竹,房屋即蓋於幽篁裡,故名為「竹仔腳」。

(九)雙頭崎

  係指龍眼國小附近之聚落而言,因古時山區交通不便,往來於各部落間,都以步行來往。當時尚未闢成產業道路,以羊腸小道為交通主幹。要到龍眼國小,必須爬上山坡,再由山坡上往下而行,崎嶇不平,因此以雙頭崎稱呼至今,除老一輩的人以外,很少有人知道此一聚落。

(十)過岭仔

  係指鹿寮坪上方之聚落而言,至今為什麼叫「過岭仔」,其原因是因為本區地勢較低,由其它聚落前來本區,必須繞過一座長長的小山嶺,而「岭」的意思是指「小山嶺」而言。

四、景觀介紹

(一)大尖山

  為本村最高之峰,高一三零四公尺,亦是與雲林縣之界山。看起來雖不這麼起眼,但其山頂立有一顆一等「三角點」。登臨其上,向東可眺望玉山、塔山等名峰;向西可俯瞰遼闊的嘉南平原,天氣晴朗時,更可看到嘉、雲、彰、南等四縣市之輪廓,及望見台灣海峽。由於此地時常濃霧漫天,常使遊客難以如願以償。

(二)二尖山

  由大尖山之山稜,沿西南走約十分鐘,即可到達二尖山。其高度約海拔一二三零公尺,此地地勢較平緩,遍地栽植高山烏龍茶及孟宗竹,山頂上立有兩座金屬製的「電訊反射板」,當遊客們走累了,汗流浹背之時,走進此地,修竹搖曳,涼風習習,沁人心脾,頓時讓人精神一振,忘卻塵世的一切煩惱,此處地勢較為平坦,視野廣闊,建有「涼亭」一座供人休息。另有家長闢建的「二尖山休閒茶園」,以特色餐點、平實的價格讓登山客讚不絕口。

(三)「竹林浴」與「冬筍」

  本村山區之另一種寶藏,就是「孟宗竹林」。孟宗竹林不僅提供建築及家俱之材料,其所生產之竹筍,就是有名的「冬筍」,在此向筍農直接購買,不但新鮮可口,價錢更是令人滿意,春冬之際,到此旅遊,千萬別忘了這些價廉物美的產物,並可大快朵頤。

五、流傳軼事

(一)燒木炭

  本村之開發,乃是唐山來之移民,先入蕃界砍伐龍眼樹,燒製木炭,以龍眼材為上材,其次再相思樹材,本材之木炭,聲名遠播,曾售至府城。

(二)蒔仔茶

  龍眼村之茶乃梅山高山茶之始祖,剛開始種蒔仔茶(又名原種茶),本是要自行烘焙飲用,想不到風味絕佳,有客來訪,因而聲名大噪,後來高山茶新品種開發之後,本村亦最先栽種,所產之茶,風味特殊,甚為品茗人士的喜愛。

(三)山區茶葉之先驅-蕭佛助先生

  早在民國初年,本村山區尚未完全開發,荊棘未闢,交通極其不便,民風未開,先民生活極其艱苦,當時有高雄市商業鉅子-蕭佛助先生,獨具慧眼,為發展其事業,在本村山區購買二十多甲山坡地,從事大量栽植茶樹(當時所種之茶為「蒔仔茶」及「土烏龍茶」),雇工整地,栽種、施肥、鋤草、剪枝、採收並在龍眼林尾設廠焙製茶葉(其廠之就指線為村民王清曠先生之茶園),規模可觀。奈因當時科技尚未發達,製茶機械尚未發明,一切製茶工作,如採收、收集、搬運、殺青、翻攪、發酵、炒茶、捻揉、焙乾、除枝、包裝均依賴人工。

  炒茶之炒鍋,以大鐵鍋代用,炒茶必以大火,火侯適中材行,火侯不夠,茶汁會苦澀,炒得過火,會失去香味。炒好的茶,要趁熱放入用竹子編製的大竹器內,由男人坐在長板凳上,以雙腳用力揉捻,反覆多次,直至茶葉捲曲,再用炭火焙乾,極費力又費時,不過當時茶價甚高,利潤豐厚,賺了不少錢。

  本村先民王邦舜,曾受雇為茶廠之管理員達十餘年之久。至民國二十五年春,蕭先生因家庭因素,擬結束所經營之事業回高雄。將其所經營之山坡地十餘甲,以不到十分之一的價錢,廉售於王氏,以酬謝其十餘年來之辛勞。

  今日本地所產之高山烏龍茶,遠近聞名,與民初蕭先生所經營之茶葉,前後相互輝印,使人傳誦,懷念不已。

(四)二次建造瞭望台,均遭雷殛

  在民國十餘年間,因當時日本統治台灣,在大尖山上建造瞭望台一座,除做為遠眺嘉南平原及軍事用途外,每逢月明之夜,邀約三五友人,登台瞭望,平地燈光點點之夜景,並飲酒作樂,不久遭雷殛而毀。三年後,再次興建,不就又被雷擊毀,從而日人深恐天譴,而不敢再建。綜觀上述事蹟,誰曰日本人不迷信,以科學態度來分析,乃因大尖山高一三零四公尺,為雷殛之目標,又因無裝設「避雷針」,故瞭望台為雷擊毀,是意料中之事。

(五)觀世音菩薩石像之傳說

  據老一輩的村民說,在大尖山西面懸崖峭壁的石洞中,有一尊觀世音菩薩的石像,供於石洞中,曾多次有人想循其蹤跡,奈因懸崖陡峭,雜草亂數叢生,土石鬆軟,無法行走,如不小心,一旦失手,難免粉身碎骨,因此是否真有其事,無法證實姑且聽之。